• 颅息穴:止耳鸣,得清静!

    颅息穴是手少阳三焦经的常用腧穴之一,出自于《针灸甲乙经》。颅,是指头颅、人的头盖骨,肾主之水,这里是指天部冷降的经水。在这里也指明了穴位所处的位置是人体的头颅部位;息的含义是指停息、停下的意思。颅息穴归属手少阳三焦经,是指三焦经的天部之气,在本穴的位置遇冷成为经水,原本翻涌的气血就好像风停止了一样,在此停留。《针灸大成》言颅息穴:主耳鸣痛,喘息,小儿呕吐涎沫,瘈疭发痫。经常刺激按摩颅息穴,可以起到

    2024-01-16

  • 今天认识伤寒圣方(桂枝汤)

    今天介绍桂枝汤(千古名方)《绛雪园古方选注》桂枝汤,和方之祖,故列于首。《太阳篇》云,桂枝本为解肌,明非发汗也。桂枝、甘草辛甘化阳,助太阳融会肌气;芍药、甘草酸甘化阴,启少阴奠安营血。姜通神明,佐桂枝行阳;枣泄营气,佐芍药行阴。一表一里,一阴一阳,故谓之和。加热粥,内壮胃阳,助药力行卫,解腠理郁热,故曰解肌。邪未入营,而用白芍者,和阳解肌,恐动营发汗,病反不除。观此足以贯通全部方法,变化生心,非仲

    2024-01-15

  • 每天认识一味中药(生姜)

    生姜性味功效《神农本草经》味辛,温。主胸满咳逆上气,温中止血,出汗,逐风,湿痹,肠澼,下利。生者尤良,久服去臭气,通神明。《本草经集注》陶弘景味辛,温、大热,无毒。主治胸满,咳逆上气,温中,止血,出汗,逐风湿痹,肠澼下痢。寒冷腹痛,中恶,霍乱,胀满,风邪诸毒。皮肤间结气,止唾血,生者尤良。(叶天士:旧附干姜下,《纲目》始分出另列。)《雷公炮制药性解》李中梓味辛,性温,无毒,入肺、心、脾、胃四经。主

    2024-01-12

  • 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召开 谌贻琴与戈利科娃共同出席

    新华社北京12月13日电 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于13日通过视频连线方式召开,国务委员谌贻琴与俄罗斯副总理戈利科娃共同出席。双方高度评价过去一年中俄人文合作取得的丰硕成果。一年来,中俄体育交流年圆满成功,举办各类活动400多项,中俄教育合作进一步深化,双向留学规模加速恢复,成立2个“中俄中医药中心”。双方表示,人文交流合作对增进两国人民相知相亲、服务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

    2023-12-15